河北共產黨員網訊(通訊員劉偉 記者武長君)“看得起病、看得好病、看得上病、少生病”,是貧困戶的愿望,也是健康扶貧的遠大目標。今年以來,廊坊三河市緊緊圍繞“基本醫療有保障”的戰略目標,進一步明確了工作標準,積極構筑“醫療+”理念,著力解決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問題,努力讓貧困戶看病有地方、有醫生、有醫保。
增加大病救治病種。今年7月,三河市衛健局、民政局、扶貧辦、醫保局等4部門印發了《關于做好2019年全市農村貧困人口大病專項救治工作的通知》,將大病救治病種增加到25種,確定了大病救治定點醫院,成立了救治專家組,明確了臨床路徑。
規范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工作。三河市按照廊坊市衛健委《關于做好2019年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工作的通知》要求,進一步規范家醫簽約服務工作。簽約協議書由“一式三份”改為“一式兩份”,履約記錄僅在村衛生室留存一份。電子簽約取消紙質的協議書和履約記錄。家庭醫生團隊按照基本公共衛生項目要求的履約頻次和內容提供履約服務。對于患有高血壓、糖尿病、肺結核、嚴重精神障礙等4類慢性病的貧困戶,做好隨訪評估、健康管理、適時轉診等工作。對于患有腦血管病、冠心病、慢阻肺、重型老年慢性支氣管炎、類風濕關節炎、骨關節炎等6類慢性病的貧困戶,及時發放健康教育處方。
保障建檔立卡人員全員參保。三河市對全市474戶1363名建檔立卡人員通過城鄉居民醫保系統逐一核對,確保信息準確、全員參保。實現個人繳費部分全額財政資助。同時,三河市簡化報銷流程,所轄定點醫院對建檔立卡人員實施“一站式”結算,患者就醫報銷時只負擔自費部分,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醫療救助補充保險都由醫療機構先期墊付。截止到7月底,共計補償3116人次,報銷醫療總費用492.8萬元,統籌支出300.44萬元,大病保險支出3.99萬元,醫療救助基金支出111.17萬元,醫療救助補充保險支出62.74萬元,個人支付14.46萬元,實際報銷比例達到97.07%。
建檔立卡人員異地就醫費用及時報銷。對全市所有建檔立卡人員開通跨省異地住院直接結算,經備案后患者可直接在具有跨省異地結算的定點醫院享受“一站式”結算。因特殊原因不能在統籌區外直接結算的患者,優先審核建檔立卡人員的就診票據,縮短報銷時限。此外,三河市還按規定適度放寬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特殊疾病認定標準,并做到隨時申報、隨時鑒定、隨時發證。目前已對438名建檔立卡人員發放了門診特殊疾病專用證,并放寬了門診特殊病出院帶藥量,鄉鎮衛生院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門診特殊病患者每次處方帶藥量放寬至2個月。
責任編輯:DW079
掃描二維碼關注公眾號
掃描二維碼進入手機版